2018年9月5日,我司董事长刘岩先生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交易时间”采访,解析新三板弱流动性,投资者信心不足的问题。
市场背景:新三板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担负着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走资产证券化道路的责任。然而新三板现在的市场状况不及当初很多人的预期:上市公司数量庞大,交易低迷,流动性不足,投资者明显缺乏投资信心。2018年9月5日收盘,新三板当日总成交量1.97亿元(创新层、基础层分别成交7933.13亿元,1.18亿元),当日做市指数跌0.10%。今年挂牌442家,摘牌1070家,整体业绩下滑,去年开始的新三板退市潮,今年出现明显的扩大趋势。
主持人:您认为如何解决新三板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刘岩:新三板主要面临以下三个问题:1. 2015-2016年新三板发展速度过快,新三板上市要求不严格,造成企业数量庞大,鱼龙混杂。2. 资金分散,交易量较小,流动性枯竭。3. 包括券商在内的投资者亏损严重,投资信心不足。建议分层制度向上分出“创新层”的同时也可“向下分层”,对交易要求不多或短期没有IPO计划的公司可以进行向下分层,这样更利于投资资金集中,提高市场活跃度。
主持人:A股交易量也比较低迷,那新三板和主板是否具有联动性?
刘岩:有比较明显的联动性,市场繁荣程度和投资信心较为同步。从总估值上看,2015年新三板总估值平均高达60倍,现在仅仅十几倍的市盈率,低于作为主交易市场的主板,新三板的下跌幅度更大,目前的估值更为合理。
主持人:新三板是否值得投资者关注?
刘岩:值得关注。新三板企业数量庞大,有很多值得投资的公司,有很多代表中国高科技方向的企业,比如医药、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尤其是后期上市的公司经过证监会严格的第一轮筛选,财务报表等信息都比较完善,有很多值得选择的公司。
主持人:新三板今年退市潮呈扩大趋势,净流出明显,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刘岩:退出比例提高并不见得是个坏事,这可以和我刚刚提及的向下分层相呼应,想退市公司可以位于比较下面的一个层次,他们的活跃度不需要太高。如果退出的是不好的公司,公司总量还可以有所下降,这也不见得是坏事。
主持人:投资新三板的风险怎么屏蔽?
刘岩:新三板不如预期,流动性不高一直是最大的问题,但目前的估值已经比较合理。国家也实施分层制度了,企业可以转到主板和香港上市,但我认为优惠条件是否可以再加强一点,比如创新层顶尖的优秀企业达到一定要求后的可以降低点转板要求或者实行别的优惠政策,这可能会给新三板带来较大的利好。
欢迎扫码关注安爵资产官方微信公众号,便捷了解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