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我司董事长刘岩先生做客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就葡萄酒行业现状及未来投资机会接受采访。
市场背景:国内葡萄酒厂家竞争激烈和进口酒激增,是国内葡萄酒企业面临困局的原因所在。2018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的葡萄酒的量是38万千升,同比增长了25%左右,进口葡萄酒量增长态势仍持续延续;受到环保的趋紧和行业的去产能导致了葡萄酒的上游包装材料,纸和玻璃,出现了价格上涨,这直接导致葡萄酒的包装材料成本增加了30%。
主持人:2018年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显示,葡萄酒行业内利润集中度比较高,排名第一的企业利润占行业利润90%,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刘岩:这属于正常现象。首先,品牌的沉淀需要很长时间。法国的五大名庄及其他列级名庄往往都有几百年历史,国内品牌主要有张裕、长城、莫高等,俗话说“百年张裕”,可见这些品牌已经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了。其次,行业龙头企业往往拥有更好的葡萄园种植技术、更精湛的酿酒技术、更先进的机器设备等优势。今年七月份,作为红酒爱好者,我参观考察了宁夏的红酒企业。张裕作为一个外来企业,在宁夏的占地面积和企业规模在当地都是最大的,你可以想象一下。因此葡萄酒行业的利润集中度较高是正常的。
主持人:葡萄酒行业竞争比较激烈,从源头上说,尤其是干红,源自于欧洲,因此进口酒看上去会更加“正宗”,国产葡萄酒从竞争力和品牌上来看有一定的差距。您认为中国葡萄酒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哪?
刘岩:您说的是对的。以法国为代表的旧世界和以澳洲、新西兰为代表的新世界,他们的葡萄酒从品牌历史、性价比等方面来看都是不错的,中国企业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但是从长远来看,红酒的消费市场增长是比较快的,比如宁夏高源女士经营的银色高地酒庄,在法国比较有知名度,葡萄酒销量跑的很快,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所以国内企业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主持人:但这是小众的酒,张裕、莫高、威龙等这些种植地在国内的红酒企业竞争力如何体现呢?
刘岩:2017年以来,国内葡萄酒产量和销量下滑比较大,这些企业可能需要做的是调整产品品种,和利用电商等营销手段进行推广。我们在考察时候了解到,很多红酒企业反映我国葡萄酒是作为工业产品缴税的,如果可以作为农产品缴税就有望降低企业经营压力,希望国家政策可以给予支持。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国内葡萄酒产量和销量下滑比较大”是指国产葡萄酒还是国产加上进口葡萄酒?
刘岩:是指中国国产葡萄酒产销量下降较多,但中国总体葡萄酒消费量呈上升趋势,增速大约为每年20%。
主持人:目前来看,整个板块的投资机会并不大是吗?
刘岩:这要看国内政策和企业自身的调整,应该还是有机会的。我国宁夏地区和法国波尔多是同一纬度,长远看来很有发展潜力,我们看到国外一些企业也将投资目光放在了宁夏,比如LV集团旗下的酩悦香槟在宁夏投资了夏桐。如果政策配套,我们在成本等各方面可以和国外葡萄酒较量。我们的劣势包括,第一,葡萄藤的生长时间不充分。葡萄藤20-50岁之间属于壮年期,出产的葡萄可以酿造优质的葡萄酒。在宁夏,好的葡萄藤普遍只有八岁;而国外酒庄很多葡萄藤年份都很久了。第二,酿酒技术较弱。我去宁夏看到很多当地企业选择聘请来自法国、意大利、澳洲等国家的酿酒师。如果原材料和技术等方面能得到提升,我们是可以和国外葡萄酒企业竞争的。
主持人:从投资角度来说,给投资者的建议是什么?
刘岩:目前红酒上市企业比较少,主板企业只有四家,通葡股份还要重组。然而从销量来看,红酒只有400多亿,白酒有7000多亿的市场份额,可见红酒发展潜力是比较大的。从市场趋势上看,白酒的主体消费者是40后到70后,60后、70后还在中间摇摆;80后往后的群体喝白酒的较少,喜欢喝红酒的比较多。事实上,中国红酒的市场消费量每年上升的很快,已经连续三年增长,法新社报道,Vinexpo的五年研究(2016-2021)显示,中国葡萄酒市场价值将在2021年达到230亿美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53.3%。根据国际葡萄酒和烈酒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市场,其销量预计将在2021年前增至23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我认为可能不止,红酒行业总体发展空间很大,值得长期关注。另外,我建议国内企业可以和国外企业合资,引进更好的技术,慢慢把品质和品牌提高。